於2019年即將邁入2020年之際,反思人類的欲望、文明如何打造了豐饒的樂園,卻又在資本主義、全球化乃至戰爭衝擊下,使得當代人一如英國詩人彌爾頓的史詩《失樂園》所描述,站在伊甸園外對未來茫然。以《失樂園》為題,忠泰美術館邀請荷蘭、美國、日本與臺灣共5位藝術家,以廢墟及廢棄空間作為過去、現在與未來的中介點,思考人類與城市文明的相互影響。
首度來臺參展的荷蘭藝術家瑪裏安.特文,總是走入即將被拆除的廢棄建築物中,利用建築本身的牆、樑、石塊等殘骸,將整頓建築物視為一件雕塑作品來創作,她指山:「建築的起、落,其實和人類的生存狀態是相同的。」她也指出人類歷史至今如納粹、戰爭等均是過度行為,自己雖不是以政治議題發聲的藝術家,但生活在現實中,作品就無可避免地有政治、社會等層面的意涵,但即便是在加薩走廊創作,她所想尋求的仍是美感與意義。
另一位首次來臺參展的美國藝術家詹姆斯.卡斯貝爾以攝影作品展示自己對於美國夢的詮釋,一系列的黑白照片理性、冷靜卻表現出廢墟感,在建築物模型中註入水,則藉此以積水、下水道的聯想,表現人類歷史、記憶的遺失;詹姆斯也以彩色、獨棟的美國郊區模型作為自己對童年的追憶,同時也意味著受次級房貸衝擊的美國經濟,一如這些看似繽紛的郊區房舍,儼然已成為破碎的美國夢。
為此次展覽而特別創作,來自日本廣島的藝術家岩崎貴宏,觀察災後的除廢工程與災難的關連,於是在作品《混沌之外(崩塌)》中全部使用了日常生活的清潔用品如棉花棒、刷子、毛巾、洗衣精筒、洗衣夾等,製作出傾倒的電梯和蓬勃生長的自然地景,藉此反思人為欲望造成的失樂園,在崩壞而人跡不至時,又是如何地展現生機;另一作品則是以史努比玩偶堆積為地殻,扣問「難道災難就是妖魔嗎?還是只是史努比在翻身罷了?」
臺灣藝術家塗維政則在廢棄工廠中運用機械的零件,拼湊出想像中的古生物造型,以壓印方式翻模成化石質感的生物遺跡,作品既以影像紀錄了工廠的廢棄拆空,又再生了以人類文明「殘餘物」所製成的化石,反思人類文明不同階段的風華與衰敗。長期關註臺灣廢棄、閒置空間的姚瑞中,對閒置公共設施的踏查近日已出版《海市蜃樓VII》,此次則展出他於90年代對飛碟屋、屏東好茶國小等廢棄空間的紀錄。
(旺報 )
博客來e-coupon
留言列表